|
主题: (转)美术基础知识
|
 5D思想家
职务:版主
等级:6
金币:27.4
发贴:4660
注册:2003/3/14 23:35:10
|
#12004/2/27 9:26:48
美术基础(转贴) 【美术】
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造型表现手段】
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这些手法和手段,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这些造型艺术各自独具的特殊的艺术语言,并决定了这些艺术各不相同的表现法则,关系到塑艺术形象的成败,以及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家对造型表现手段的规律性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艺术创作能够表现新的生活内容和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爱好的必要条件。
【黄金分割】
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在一条线段上,按照最佳长短比例,将此线段分割为长段与短段,或按此最佳长短线段的比例构成一个矩形的最佳的长边与短边的比例,即构成黄金分割。
【二度空间】
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有些绘画,如装饰性绘画、图案画等,不要求表现强烈的纵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间中追求扁平的意味,来获得艺术表现力。
【三度空间】
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纵深)三个因素构成的立体空间。绘画中, 为真实地再现物象,必须在平面上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立体和纵深效果。
【质感】
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质的特征,给予人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量感】
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空间感】
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体积感】
绘画术语。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透视】 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明暗】
绘画术语。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化的表现方法。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出现三种明暗状态,称三大面,即:亮面、中间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间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显现为五个基本层次,即五调子: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间面,半明半暗;③明单间交界线一亮部与暗部转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单间面受周围反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层次来描绘物象,一直是四方绘画的基本方法。文艺复兴时期瓦萨里在其《美术家列传》中就曾论述:“作画时,画好轮廓后,打上阴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后在单间部又仔细作出明暗的表现,亮部亦然。”欧洲画家中伦勃朗是擅长明暗法技巧的大师。
【轮廓】
造型艺术术语。指界定表现对象形体范围的边缘线。在绘画和雕塑中,轮廓的正确与否,被视为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构图】
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色彩】
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各种物体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于人的礼堂所显现出的一种复杂现象。由于物体质地不同,和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间万物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
【色相】
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红、银灰、橙黄等。
【色度】
指颜色本身固有的明度。如七种基本色相中,紫色色度最深暗,黄色色度最明亮。
【色调】
亦称调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体表面笼罩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向和色彩氛围之中,这种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
【色性】
色彩的没属性。色彩基本分为暖色(也称热色)和冷色(也称寒色)两类。红、橙、黄为暖色,给从以热烈、温暖、外张的感觉;绿、青、蓝、紫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静、内缩的感觉。
【笔触】
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传达出画者的艺术个性和修养,因而,也是画家艺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画】
简称“国画”。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禽鸟、畜兽、虫鱼、宫室等画料。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中国画十分重视笔墨,运用线条、墨色和轻重彩色,通过钩皴点染,干湿浓淡并用,来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阴阳向背;并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中国画的空间处理也比较自由灵活,即可以用“以大观小”法,画重山叠嶂;也可以用“走马看山”法,画长江万里。中国画物别讲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不但主张要“外师造化”,而且还要“中得心源”,中国画在画面上还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书法、篆刻融为一体。
【西洋画】
指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西方绘画,简称西画。包括油画、水彩、水粉、版画、铅笔画、铅笔画等许多画种。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油画】
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押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
【雕塑】
“造型艺术”的一种。是雕、、塑三种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两种。由于用途的不同,也分为架上雕塑、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工艺美术】
美术种类之一。指具有一定美术意味的工艺品制作,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工艺美术分为两类:①日用工艺。②陈设工艺。
【书法】
①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②写汉字的方法。中国书法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有正(楷)、草、行、隶、篆(大篆、小篆)等各种书体。书法美的基本因素是点画,其次才是由点画组成的结体。故书法用笔至关重要,是对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等矛盾关系的掌握和运用,须讲究指忌浮滑轻薄。就能篇而论,书法美在于字里行间气势、节奏、韵律及其所传达的意兴情绪。各种书体均讲究结构横直安排有致,顾盼呼应;布局疏密得宜,首尾连贯。
【素描】
一种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表现物象的绘画形式。通常所为锻炼绘画基本功的手段,以训练观察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的能力。素描亦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运用于创作。如画家王式廓的作品《血衣》,即其一例。
【水粉画】
用水调合粉质颜料描绘出来的图画。水粉颜色一般不透明,有较强的覆盖能力,可进行深细致的刻画。运用得当,能兼具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的明快这二者的艺术效果。
【壁画】
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分为粗底壁画、刷底壁画和装贴壁画等。壁画是最古老的绘画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伦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创作十分繁荣,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的制度;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至今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
【漫画】
绘画种类之一,又称讽刺画。高速画一词来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义为夸张,后来演变为专指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即Caricature一词。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写生】
中国画传统的术语。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如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在现代通常的绘画用语中,凡是直接以实物、实景为对象进行描写,统称为写生。
【速写】
以迅速而准确的观察力,运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描画出对象的神态、形体、动作等特征的一种画法。它是培养作画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把握对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绘画手段,也是记录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
 5D思想家
职务:版主
等级:6
金币:27.4
发贴:4660
注册:2003/3/14 23:35:10
|
#22004/2/27 9:27:33
色彩关系 色彩关系的基本规律概括起来,就是物体的固有色和条件色的对立与统一。
固有色 是物体对太阳光谱有选择的反射性能,是人们对物体颜色的习惯性称呼。 例如小草是绿色,橙子是桔色的。
条件色 是指使物体的固有色改变其本来面貌的客观条件的颜色。这里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光源色,一个是环境色。两者统称为条件色。 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物体的固有色必然受到条件色的影响; 同时条件色对固有色影响又要受到固有色的制约,并带有固有色的因素。根据这种 固有色与条件色对立而统一的关系,物体受光以后的色彩变化有如下基本规律:
一、基调 观察和处理色彩时必须注意到主题物与条件色光的相互影响、相互交错的 反射关系。还应该有比较明确的基调观念,有意识的进行概括和提炼。在 作图时要注意三点:首先是没有绝对纯正的颜色,物体上绝大部分的颜色, 都是有几种颜色组成的,徐悲鸿先生所说的“宁脏毋净”也正是这个意思。 其次,在统一的基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大面积的色块和扩展性较强的颜 色,如红色、绿色、橙色等。第三,处理基调的方法,可以使画面上各种 颜色都有基调的成分,或者使所有颜色都倾向基色,从而使图面达到和谐 与统一。
二、明暗冷暖向背 物体受到一定色调的光照后必然形成素描和色彩上的明暗冷暖向背的 视觉效果。光原是冷色调,则受光部为冷色调,相比之下背光 部比较暖;反之,光源色调为暖色调,则受光部即为暖色调, 背光部为冷色调;而中间色均为中性灰色。明暗冷暖向背,是物体 受光后的色彩变化上的一条基本规律,在掌握运用这条规律时应注意: 1、所谓光源色调或冷或暖,是指色彩的倾向,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兰色、或红色。
2、物体受光以后的明暗冷暖向背是相互比较以后的结果,不能只看到光源的色调, 还应考虑到物体固有色和环境色的因素,具体的色相来之于从总体上看它们的 对比效果。 3、有时物体背光部接受反光的强度和色度甚至会超过受光部。例如光源色为黄色 (暖调)而暗部却挨着红色的物体,就会产生虽然在暖光的照射下,而受光部 反而为冷调,背光部却为暖调,整个图面都显示教暖的色调。
三、环境色来自写生对象的四面八方。
四、根据色彩相关性原理,在色彩关系中除了色彩的相互反射影响外,还有相互牵制、 相互加强、相互衬托的作用。例如,黄色在蓝色背景前带有桔黄感觉,而在红色 背景前则带有绿色感觉。
|
 YuHui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1.0
发贴:182
注册:2002/12/18 13:53:32
|
#32004/2/27 9:34:07
不错,谢谢了。
|
 小小弟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82
注册:2003/9/9 16:25:39
|
#42004/2/27 11:44:30
楼主真是太好了!
|
 3DS Max版主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4
金币:15.0
发贴:801
注册:2002/6/11 0:05:01
|
#52004/2/29 15:49:30
这是我大一的时候画的,带速写形式的没有怎么刻画 ,呵呵~~~现在好久没有画了,大家见笑了。 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在这个城市里几乎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风沙、阴雨和多变的气候。于是我们选择在春天沉睡,静静等待下一个奇迹的降临,以唤醒深深埋藏于潮湿泥土下的灵魂。 摘自—— 安魂花园
|
 5D思想家
职务:版主
等级:6
金币:27.4
发贴:4660
注册:2003/3/14 23:35:10
|
#62004/3/1 8:57:44
wc920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这是我大一的时候画的,带速写形式的没有怎么刻画 ,呵呵~~~现在好久没有画了,大家见笑了。
难道是学美术的?
|
 3DS Max版主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4
金币:15.0
发贴:801
注册:2002/6/11 0:05:01
|
#72004/3/1 9:44:39
是啊 有什么奇怪吗
在这个城市里几乎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风沙、阴雨和多变的气候。于是我们选择在春天沉睡,静静等待下一个奇迹的降临,以唤醒深深埋藏于潮湿泥土下的灵魂。 摘自—— 安魂花园
|
 5D思想家
职务:版主
等级:6
金币:27.4
发贴:4660
注册:2003/3/14 23:35:10
|
#82004/3/1 19:18:14
wc920在上个帖子中说 引用: 是啊 有什么奇怪吗
同志,可找到你了!!!
|
 3DS Max版主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4
金币:15.0
发贴:801
注册:2002/6/11 0:05:01
|
#92004/3/2 10:23:46
呵呵 大家都是同志,那就要团结组织啊~~哈哈
在这个城市里几乎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风沙、阴雨和多变的气候。于是我们选择在春天沉睡,静静等待下一个奇迹的降临,以唤醒深深埋藏于潮湿泥土下的灵魂。 摘自—— 安魂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