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3/12/8 22:48:04
世界上KO率最高的格斗比赛是什么?泰拳比赛?自由搏击比赛?无限制格斗比赛?这些比赛的KO率的确很高,但和黑市拳赛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世界顶级的黑市拳赛几乎从来都是100%的KO率。 拳台上,一名拳手一记强劲的高扫踢击中对手头部,使他像被砍倒的大树一样轰然倒地。台下的观众发出阵阵欢呼。这名拳手不久因脑部严重受损死去。这不是泰拳比赛,也不是自由搏击比赛,而是黑市拳赛。在这里,这种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格斗界的梦魇---黑市拳赛。很多人拒绝承认黑市拳赛的存在,他们认为黑市拳赛的存在对于格斗是一种耻辱。但不论人们承认与否,黑市拳赛都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发生。这种游离于正统的格斗道德以外的比赛形式,其历史几乎和格斗本身一样悠久。从美国到非洲,黑市拳赛几乎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何谓黑市拳?黑市拳有两最重要的个特点:
1、奖金高。黑市拳赛的奖金总是比相同水平的其他拳赛高一些。黑市拳赛不需要纳税,交纳各种费用。因为残忍刺激,很多富人愿意支付高额门票。更重要的,黑市拳赛允许各种形式的赌博。虽然西方的大多数商业比赛都允许赌博,但黑市拳赛最彻底,没有任何限制。
2、无规则。黑市拳是真正的“无限制格斗”,除了不能使用武器,参赛者可以用任意方式击打对手。越是残忍的方式越受到鼓励,正因为这样,黑市拳才能调起满足人们渴望刺激的欲望。黑市拳赛中伤亡情况极为普遍。在顶级比赛中,几乎每场比赛都有人受重伤,死亡率也很高。一旦走上了拳台,就只有两种选择:将对手打死打残,或被对手打死打残。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参加黑市拳赛呢,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高额的奖金是拳手参加黑市拳赛最原始的动力。黑市拳赛中没有其他拳赛中复杂的赛制,只要连续几场或胜,拳手就会很快暴富。尽管职业拳王争霸战的奖金很高,但与黑市拳王争霸站相比仍然逊色。黑市拳赛要求选手掌握纯粹的杀人技能,纯粹依靠技术取胜、缺乏杀手锏的选手是无法生存的。反过来,很多实力型的选手,在其他拳赛中受到规则限制成绩一般,在这里却能有好的表现。黑市拳赛还会使隐藏在人心底的残忍心理得到发泄。绝大多数黑市拳手并不打算长期从事这项职业,他们有着类似赌徒的心理,总相信自己能赢到最后。有的人比较幸运,适时地离开了黑市拳台,很多人则永远地倒在了拳台上。
黑市拳赛是所有格斗技术的试金石。这种残忍的赛事至少有一点是其他拳赛想做却永远也做不到的:选择最实用的技术。任何不实用的技术在这种生死较量中都会暴露无遗。黑市拳赛有句老话:“任何人都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正统的格斗界最不愿承认的一点就是:黑市拳手们的水平确实很高。因为只有他们,是真正依靠自己的拳脚摆脱死亡的威胁的。米特卡内拉曾是美国黑市拳王,和所有黑市拳手一样,他也希望自己能赚足钱后全身而退。可惜他在自己的最后一场比赛中被对手踢中头部受了重伤,因而输掉了比赛。他的老板认为奄奄一息的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准备将他杀死。幸好此时赶上警察抓捕,卡内拉才拣回一条命。警方希望能借助卡内拉斩断黑市拳击组织的大网。可惜狡猾的黑市拳组织者从不让参赛者知道过多的信息。警方仅仅斩断了这张大网的边缘几个小结。“我们只关心两件事:金钱和生命”,卡内拉说,“黑市拳手在圈外名气都很小。如果不是这样,黑市拳赛要求我们必须在社会的边缘生活。我对所谓的荣誉确实也不敢兴趣。那些拳王、泰拳王、搏击冠军在我们这里只要几分钟就会被杀死。没有死亡的威胁,你不可能掌握全面的技术。你必须疯狂地训练,把自己变成一台杀人机器。任何训练的不足和比赛的疏忽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亡。”黑市拳手必须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掏裆、挖眼、咬喉咙、折手臂等。“全面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绝招而不全面是不行的,在拳台上,对手总能找到你的弱点。那一刻,就是你的死期”,卡内拉说,“但没有绝招也不行,否则对手就能在几秒钟之内杀死你。”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黑市拳赛并不总是地面上的贴身肉搏。正相反,绝大多数拳手都倾向于和对手保持距离,用腿法解决对手。很多黑市拳手都有全面的技术,贴身肉搏往往会两败俱伤。卡内拉说:“这就想俄国人会用远程导弹袭击美国,而不会直接派人登陆一样。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全面。如果你有明显的弱点,对手一定会攻击你的弱点。”
虽然黑市拳手要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准备。但长期的拳赛证明,规律是一定存在的,每个人都会使用最有利的技术。在黑市拳赛中,使用最多、最致命的技术是扫踢,其次是膝撞。这里没有复杂的技术,但真正实用的技术会被千锤百炼。“几乎所有的拳击种类都宣称自己有世界上最强劲的腿法”,卡尔帕切克说,“但他们的腿法根本不能跟我们相比。据说在中国有人能踢断27英寸的铁柱。这个力量确实惊人,但如果不能用在格斗中,就没有丝毫用处。安东尼也能作到这一点,但不是为了炫耀踢断铁柱本身,而是为了获得最可怕的威力。”安东尼马库斯在他全部168场黑市拳赛中只有一场失利,而他的167场胜利中有114场对手被他可怕的铁腿当场击毙。没有人测量过他的铁腿力量有多大,黑市拳手们自己也不关心。力量本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胜利才是重要的。
为了把自己锻造成杀人机器,黑市拳手必须进行最艰苦的训练。没有人敢偷懒,因为这是要用生命作为代价的。在1998年被捣毁的西伯利亚黑市拳训练营中,训练的残酷让拳手仿佛生活在地狱中。他们每天要和野兽搏斗,用树干、石头甚至钢铁练习腿法。不过训练的效果也很显著。这个训练营走出的拳手好象一切感情都丧失了,在拳台上他们真的是一部杀人机器,让对手不寒而栗。
除了双人对打的比赛,黑市拳赛中还有其他刺激的项目:一对多。高水平的黑市拳手有时会同时面对多名拳手,以展示超强的实力。有时多方还被允许使用棍棒,但单人一方不允许。马库斯曾经战胜过3名手持铁棍的拳手,其中有两人被他当场击毙。卡内拉说:“好的黑市拳手的腿就像铁棍。”此外还有与野兽搏斗以及群殴。这些项目更像是对生命的嘲弄。很多正统格斗界人士对这些项目都深恶痛绝,认为这比古罗马时代的角斗还要残忍。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高水平的黑市拳手确实掌握着世界上最强的徒手杀人技术。正统格斗界人士鄙视他们,但在心底里却对他们感到恐惧。人们很难从感情上接受:最强的格斗技术不是出自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而是出自这些毫无感情的杀人机器,也许这就是格斗最残酷的地方。黑市拳手不是英雄,他们在人们的心里更像怪物。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人们试图让自己相信:世界上不存在这样一群人和这样可怕的徒手格斗技术。但他们仍然存在着。
在大多数国家,黑市拳师都被列入禁止的范围,但却是屡禁不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人类残忍的本能可能是黑市拳市场的源泉。黑暗的拳台上永远都有拳手在浴血奋战,今天的胜利者明天可能就会变成一具尸体。人们在西伯利亚黑市拳训练营中甚至发现了十几岁的孩子,这些小街头霸王认为打黑市拳是他们发财的最好出路。一个孩子攥紧了拳头,目中透出冷酷的光芒,“等在这里赚足了钱,我就在莫斯科买幢别墅。就算不能成为拳王,以后也不会有人敢惹我。” 皮特阿宾斯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体强壮、目光凶狠的中国人正在扫踢铁柱。“他就是‘唐龙’,我所见过的最凶狠的家伙。”他艰难地抬起手臂,这条手臂肌肉已经萎缩。“这就是他的杰作。说老实话,和他比赛后还能活着走出拳台已经非常幸运了。”当时阿宾斯体重122公斤,而“唐龙”只有91公斤,然而“唐龙”一上场就像砍柴一样将阿宾斯扫倒在地。他的“大斧”曾经96次将对手砍倒,而阿宾斯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后来又苏醒过来的人。这是拳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纪录。 “唐龙”真名叫弗兰克陈,中国名字叫陈进生,出生在台湾新竹。尽管他喜欢叫自己“唐龙”,但拳手们都叫他“鲨鱼”。任何绰号都不足以说明他的凶残。陈的名气虽不及凯特斯林德、安东尼马库斯等人,但这多半是因为他的拳击生涯太短。但拳击界将他统治的时期公认为拳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陈是劣势和优势同样突出的拳手。公正地说,他的攻击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强的。如果不是因为体力实在太差,陈可能一直打到50岁。在他的全部获胜的比赛中,没有一场超过四分钟。最强大的拳手在和陈对攻时都显得衰弱无比。即使是逃,也很难避开他锋利的“大斧”。陈的双腿事实上比“大斧”还要锋利。阿宾斯是在和的较量中失利后唯一能够回忆场上情况的人。“陈的腿非常随意,好象能从任意角度进攻。看上去好象随随便便踢出来的,但力量实在太大了。以前我观看他的比赛总是非常奇怪,他的对手总是非常轻易地被砍倒,哪怕只是擦到一点。直到我自己被击中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太可怕了。”
陈出生在一个格斗世家,他的父亲精通中国功夫,陈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但与父亲不同的是,陈从小好勇斗狠,喜欢凶狠的招法。“我总是追求最简洁和有效的招法。一天只有24小时,我没时间练习那些软绵绵的东西。”父亲对他的练习内容非常吃惊,因为他的格斗纯粹是要把人置于死地。陈与人较量时也从不留情面,他认为功夫比赛中的条条框框 “非常愚蠢,是保护弱者”。他12岁时和人比武就险些将对手打死,从此名声扫地。陈开始打黑市拳,他的“大斧”让习惯了拼杀的黑市拳手也感到恐怖。很多黑市拳手甚至准备雇佣枪手把他干掉。后来,陈的父亲莫名其妙地遭到枪击身亡,很有可能和这有关。陈疯狂地杀掉了6个他怀疑是凶手的人,然后来到了美国。陈称自己“充满了仇恨”,他有一种破坏欲,即使和他站在对面说话的人,也常被他言语和目光中流露出的凶狠惊呆。但他的日常生活却非常规律。仿佛是为格斗而生,他每天除了饮食休息,就是疯狂地训练。他不沾烟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因为他要始终处于最佳的身体状态。陈非常重视力量和击打威力的训练,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深蹲练习,用最坚硬的物体练习踢腿,锋利的“大斧”就是这样练成的。但他不喜欢有氧训练,很少跑步和爬台阶 ,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和被他毁灭的对手一样,被一个洞悉他的弱点的对手用拖延战术耗尽体力后一击毙命。
黑市拳技术分析
初级比赛:扫踢18%,侧踢14%,腾空腿法5%,其他腿法9%,膝法7%,拳法14%,其他手法
0.3%,肘法5%,反关节12%,摔法0.3%,地面技术8%,头术0.4%,内围技术7%。
各种技法都有致胜的纪录,且比例相差不大。说明拳手技术上的差异性很大,而且倾向
性不强。
中级比赛:扫踢33%,侧踢24%,腾空腿法%,其他腿法1.3%,膝法18%,拳法9%,其他手
法%,肘法1.7%,反关节8%,摔法%,地面技术3%,头术%,内围技术2%。
一些技术由于实用性、适应性上的限制,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被拳手抛弃了。即使在比
赛中仍有运用,也很难形成致命一击。如腾空腿法、其他手法、头术。重击技术主要集
中于扫踢、侧踢、膝法、拳法和反关节技。
高级比赛:扫踢37%,侧踢36%,腾空腿法%,其他腿法4%,膝法18%,拳法%,其他手法%
,肘法0.2%,反关节1.4%,摔法%,地面技术0.4%,头术%,内围技术3%。
技术上的倾向性很强,一些虽然没有明显弱点但重击能力有限的技法作用明显削弱,如
反关节和拳法。拳法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上不能形成重击了。
顶级比赛:扫踢27%,侧踢17%,腾空腿法%,其他腿法54%,膝法1.8%,拳法%,其他手法
%,肘法%,反关节0.14%,摔法%,地面技术0.02%,头术%,内围技术0.04%。
技术上的选择高度集中。绝大多数重击集中于腿法。其他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削弱。
下面是各种技法在不同水平拳赛致胜一击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
扫踢:18%---33%---37%---27%。初级水平的拳手技术差异性很大,扫踢的作用并不突出
。随着比赛水平的上升,其作用逐渐增强。在高级比赛中达到顶峰,是致胜率最高的技
法。但在顶级比赛中比例显著下降,原因是顶级拳手腿法非常精湛,能用各种腿法进行
重击,不再依赖于某一种单一的腿法。
侧踢:14%---24%---36%---17%。在顶级之前的比赛中都属于致胜率最高的技法之一,比
例略小于扫踢。变化趋势与扫踢基本相同。
腾空腿法:5%---%---%---%。除初级水平的比赛外,基本形不成重击能力。原因是随着
拳手力量和速度的增强,腾空腿法已失去其意义,且在各方面存在诸多限制。
其他腿法:9%---1.3%---4%---54%。比例先降后升。水平较低的拳手一般都依赖常用腿
法,其他腿法攻击能力较差。在初级比赛中,由于防守能力普遍较差,形成重击的概率
比较大。到了中级比赛就很难形成重击了。但随着拳手实力的增强,各种腿法的攻击能
力逐渐上升,在顶级比赛中,重击能力已经显著强于扫踢和侧踢。
膝法:7%---18%---18%---1.8%。初级比赛技术差异大,膝法作用并不突出。在中高级比
赛中都是重要的重击武器。但膝法属近距离武器,危险较大,故在顶级比赛中作用较小
。
拳法:14%---9%---%---%。拳法在所有技法中最容易掌握,但限制也很明显。在初级比
赛中作用较大,中级比赛以后就很难形成重击能力了。
其他手法:0.3%---%---%---%。不太实用的技法,初级以上的比赛很少有人采用。
肘法:5%---1.7%---0.2%---%。限制较大,但在近距离有一定优势。虽然比例逐渐下降
,但在顶级比赛之前都能形成重击能力。
反关节:12%---8%---1.4%---0.14%。初级比赛中由于很多拳手不适应这种技法,重击能
力很强。随着拳手实力的增强,重击能力逐渐下降。但因其特殊作用,即使在顶级比赛
中,偶尔也能形成重击。
摔法:0.3%---%---%---%。由于自身特点,很难形成重击。
地面技术:8%---3%---0.4%---0.02%。变化趋势与反关节技术基本相同,但作用比它略
小。
头术:0.4%---%---%---%。不太实用的技法,初级以上的比赛很少有人采用。
内围技术:7%---2%---3%---0.04%。初级比赛中由于很多拳手不适应这种技法,重击能
力很强。随着拳手实力的增强,重击能力逐渐下降。高级拳手一般设立远、中、近三条
战线,故其作用有所加强。但近距离攻防危险较大,故在顶级比赛中作用很小。
黑市拳技术分析
黑市拳赛等级繁多,其技术特点各不相同。随着等级的上升,技术取向越来越集中和优
化。格斗技术的取向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拳击只允许用拳,因此拳手在纯粹用拳的
环境里技术是最优秀的。泰拳限制摔法,禁止反关节和地面技术,因此拳手在拳腿膝肘
的综合运用上最为娴熟。而黑市拳赛没有规则的限制,因此技术能够向最实用、高效的
方向发展。
不同等级的黑市拳赛水平相差很大,技术上也有很大差距。初级水平的黑市拳赛参赛选
手众多,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几乎所有的格斗技术在这种比赛中都能见到。技术
优秀的拳手一般都能很快跳出这个档次的比赛。长期参加该档次比赛的拳手一般实力都
很弱。整体来看,技术取向发散。很多拳手技术单一。该档次比赛的平均比赛时间最长
,致死率最低,但比赛场面最为残酷。因为拳手重击能力不足,很难在短时间摧毁对手
,僵持场面经常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其他格斗项目的运动员由于技术
不全面,不适应实际格斗环境,经常在反关节、地面及内围技术前一筹莫展。
初级水平的黑市拳手由于个人背景相差很大,技术上差别也很大。如伯朗内维尔专以地
面技术制胜,凯伦查克专门研究插眼技术,里克刘易斯擅长飞腿,帕特里克莱尼反关节
技术优秀。但这些拳手实力非常有限,而且技术单一,在高手面前往往不堪一击。长期
不能冲出这个层次比赛的拳手,最后往往只有两个结局:退出或被高手击毙。该层次的
比赛由于拳手技术不成熟,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如印尼的一场比赛打了一个多小时,
双方头破血流,但都不能有效摧毁对手。
初级水平的黑市拳赛中,各种技法的平均使用频率为:扫踢11%,侧踢7%,腾空腿法2%,
其他腿法%,膝法6%,拳法42%,其他手法2%,肘法5%,反关节8%,摔法7%,地面技术5%
,头术2%,内围技术3%。技术运用非常平均。除拳法使用最多外,其他技术使用比例差
距不大,体现出拳手技术的多样性。初级水平的黑市拳赛中,技术选择的趋向是最不明
显的。
中级水平的黑市拳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技术上进行了明显的过滤。明显不实用的技术
在该档次的比赛中已经被淘汰。能够进入这种比赛的拳手技术都比较全面,一般都能应
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局面。但长期参加该档次比赛的拳手一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重击
能力不足。该档次比赛的技术比较明显地分为:腿法、拳法、膝法、肘法、反关节技、
摔法、地面技术和内围技术。擅长各种技术的拳手都能够见到。该档次比赛的平均比赛
时间仍然较长,致死率已经比较高,但多数击毙发生在比赛后半段拳手体力严重下降的
时候。
该档次比赛的拳手一般技术都很成熟,有自己的杀手锏,但与高手相比弱点很多。如跆
拳道出身的金南泰,在腿法技术的多样性上几乎能与顶级拳手媲美,但速度、力量则有
天壤之别。虽然也获得了74胜的高胜率,但在与查姆卡马拉的比赛中面对对方强劲的腿
法显得虚弱无比,卡马拉第一次扫腿就将其击毙。阿兰提耶克擅长拳法,其杀伤力虽不
及拳击运动员,但在实际格斗中与其他技术的综合运用则远胜之,也有57场胜的战绩。
但在与库斯王的比赛中也被轻易击毙。
中级水平的黑市拳赛中,各种技法的平均使用频率为:扫踢24%,侧踢14%,腾空腿法0。
3%,其他腿法2%,膝法10%,拳法21%,其他手法0。3%,肘法5%,反关节11%,摔法4%,
地面技术5%,头术0。4%,内围技术3%。技术运用比较平均,扫踢、拳法、侧踢、膝法、
反关节等技术占的比例都比较高。但限制性较大、实用性不高的技术,如腾空腿法、其
他手法、头术等,在这个层次的比赛中已经很少有人采用。
高水平的黑市拳赛比赛时间较短,致死率很高。拳手都有很强的重击能力,各方面技术
都非常优秀,僵持局面几乎不会发生。拳手的技术已经表现出比较强的取向性:腿法、
膝法和内围技术最为常见,在距离上体现出层次性。拳法、肘法、反关节技和摔法重击
能力不足,且都或多或少地影响防守,在距离上可替代性也比较强,在这里已经很少使
用。拳手一般都采用腿、膝、内围技术三层攻防。最典型的是渡边哲也。他的进攻一般
都以重击腿法展开,以期在外围摧毁对手。如果对手试图展开近体攻防,就用膝法重击
。如果距离继续缩短,就用插眼、咬颈、反关节技术应对。这种策略效果很好,约70%的
对手在外围就被摧毁,25%的对手被膝法摧毁,5%的对手用内围技术解决。渡边的腿法威
力很大,但还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仍有30%的对手能突破外围防线,这和顶级拳手
的差距仍是很大的。渡边在和尤里莫罗索夫的比赛中仅24秒就被击毙,就是差距的体现
。该档次比赛的拳手攻击力都很强,因此技术上要求严密防守,进攻要迅速、猛烈,短
时间内摧毁对手。腿法重击是效率最高的技法,即使内围技术也要求一定要在短时间内
结束战斗。
高水平的黑市拳赛中,各种技法的平均使用频率为:扫踢29%,侧踢28%,腾空腿法0。0
4%,其他腿法22%,膝法18%,拳法0。3%,其他手法0。02%,肘法0。1%,反关节0。2%,
摔法0。2%,地面技术0。1%,头术0。04%,内围技术2%。扫踢、侧踢等高效率的腿法主
宰了拳赛,其次是膝法和内围技术。拳手腿法威力虽大,但都局限在几种技术上。膝法
控制中近距离,能与防守完美结合,是中近距离攻防的首选。内围技术作为最后一条战
线,也被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各种技术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
◎ 继续 maomaobear (116875)于2003/02/07(17:56:45)..
顶级的黑市拳赛可以说是与时间的较量。能参加该档次比赛的拳手都有摧毁性的重击能
力,能在瞬间击毙对手。即使最微小的失误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982年宋猜帕昆和
格里卢西奥在方井拳台内比赛。帕昆后退时担心撞到墙壁,向后扫视了一下,即被卢西
奥抓住机会,一记扫腿击毙。这里几乎是清一色的腿法技术,因为对这种层次的拳手来
说,近距离格斗只能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一般只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出现。1964年伯纳
德奎恩和布里奇斯维托的比赛中,奎恩一次扫腿出现罕见失误,失去了重心,而维托竟
然也没能抓住反击机会。双方距离已经十分接近,都怕调整位置遭到对方反击,只好靠
在一起。维托反应更为敏捷,一记重膝将奎恩击毙。这是30多年里顶级黑市拳赛第一次
出现近体攻防的局面。比赛时间一般都极短,致死率极高。很多比赛都只需要一轮进攻
就能结束。弗兰克陈4秒击毙鲁伊凯恩斯。穆罕默德阿齐兹7秒击毙罗格阿鲁姆。
顶级的黑市拳手都有非常强大的腿法,力量、速度都很完美,而且技术多样。最著名的
像“章鱼”格雷斯李,能在几乎所有角度和位置发起致命的攻击,让对手防不胜防。步
法在顶级黑市拳赛的防守中占据中心位置。这里因为攻击威力太大,格挡已经难以使用
,多数只能利用步法和身法进行躲闪。像鲁宾凯特这样的高手都拥有极为灵敏的反应和
高速的步法。但即使最灵活的步法和躲闪也难以长期奏效,因此拳手必须先发制人,在
尽量短的时间内结束比赛。
顶级的黑市拳赛技术上非常集中,各种技法的平均使用频率为:扫踢32%,侧踢30%,腾
空腿法0。008%,其他腿法37%,膝法0。8%,拳法0。0007%,其他手法0。0001%,肘法0
。001%,反关节0。1%,摔法0。01%,地面技术0。02%,头术0。0002%,内围技术0。06
%。其他腿法所占的比例最高,反映了顶级拳手腿法技术运用自如,已经不再局限于常见
腿法。但腾空腿法很少有人使用,原因是这个层次的拳手力量很强,原地发力已经远远
强于借力。除腿法外,其他各种技法所占的比例都很少,可见格斗技术自然选择的趋向
是远距离决定胜负,这也是广义战争策略的发展方向。
(2):格斗技术的趋向
就像自然界在进化,格斗技术也在进化。只有最强的技术才能生存,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技术发展偏离自然的轨道,增加各种限制。这正是非自然的格斗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拳手的原因。一旦有了限制,人复杂的感情就会以各种方式阻碍真正实用的技术的发挥。这些技术在实际的格斗环境里是很自然的。
人类在感情上对上肢非常依赖。原因很简单,是上肢复杂灵活的动作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但上肢在力量上处于弱势,对格斗也是如此。上肢有自己的特点,速度和灵活性。但正像格斗不能只依赖力量一样,它也不能只依赖于速度和灵活性。事实上,高水平黑市拳手的攻击能力远大于防守能力。任何一名拳手都不能支撑长时间的防守,必须在短时间击溃对手,否则就会被对手击溃。就像坦克步兵时代可以长时间拉锯战,但核时代却只能速战速决一样。上肢进攻无法在短时间形成毁灭性的重击。中国功夫认为各种技法只是外在的体现,都应该利用腿部统一发力。这样虽然统一了发力方法,也使上肢进攻的力量和速度有了长足进步,但因为上肢进攻传力距离较长,损耗较大,力量仍比腿击小得多。如果放弃自身优势追求力量,更是舍本逐末。各种技法都有自身特点。每种技法都练到最强是不可能的。必须以整体最强为目标,各自发挥最有价值的部分。扬短避长不可取,而且这样做代价很高。另一方面,上肢进攻也是拳手最容易掌握的。人天生的惰性总是喜欢简单的招法。当然简单并不一定是坏事,但简单的同时必须有效。很多人事实上是让惰性左右了自己的选择。总之,成为格斗高手的第一步,就是在感情上不要对上肢进攻存在特殊的偏好。
带有限制的格斗项目总是在力量和速度之间摇摆,要么偏于一方,要么两者都作不好。在缺乏实战气氛的环境里,要将两者平衡确实非常困难。那些所谓的特点,其实都能从比赛的规则中找到根源。职业拳击手被禁止了腿击这个最重要的重击武器,因此他们必须发展拳法重击,让拳法形成一个基本完整的体系,尽管这样做代价很高,限制也很大。跆拳道更是规则的产物,由于禁止重击和缺乏坚实的基本功训练,腿法在这里几乎成了表演,完全丧失了有威力的重击和攻势。在格斗中,只有整体的攻防才是重要的,一切技术的趋向都要由实战决定。顶级黑市拳手都有毁灭性的重击腿法。但如果速度不够,就只能任人宰割,他就不可能在擂台上活下来。反过来,如果拳手的速度十分出色,但重击威力不够,不能形成摧毁性的强攻,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果对手,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就会越来越危险。顶级黑市拳赛拳手的重击力度极大,格挡几乎是不可行的,防守方式除了同样用腿截击,就只能利用步法和身法躲闪。因此顶级拳手都拥有其他格斗项目中难以想象的敏捷的步法和身法。但即使这样,防守方也不可能长期和进攻方抗衡。防守不可能长期进行,要想生存必须进攻,和对手抢时间,用强大的进攻压制住对手的进攻。在双方都拥有强大攻势的情况下,格斗实际上就是时间的竞争。谁能更早地发起致命一击,谁就能在擂台上生存。
在顶级黑市拳赛中,拳手们普遍采用腿法远距离制胜,这是格斗技术的发展趋向。在拥有强大的远程武器时,远距离作战无疑是最安全和最有杀伤力的。事实上,这也是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使用这种策略都能生存。策略的选择决定于客观条件。弱小的游击队只能采用近距离的突袭战术,因为他们不具备远程的杀伤力。同样,一个普通的拳手采用顶级拳手的战术可能会一败涂地,因为他的腿法没有顶级拳手那样强大的杀伤力。技术的趋势只是一个发展方向,决不是万能药。他是自然选择形成的,而不是能够刻意追求的。事实上,腿法的训练最为困难。很多限制性的格斗项目都能在某个单项上求精,如拳法(拳击)、摔法(摔跤)。惟独腿法不可能,因为它是格斗技术的核心和发展方向,它的内容太丰富。拳手在训练时应该以腿法为中心,但决不应该对训练和实战添加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拳手才能自然地体会到格斗技术的趋向,才能懂得真正强大的格斗技术对拳手的要求。在现实的格斗环境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3):怎样训练出最强的拳手
每一个真正的拳手都想成为拳王;每一个真正的教练都想让他的拳手成为拳王。怎样才能训练出最强的拳手?帕特严说,真正优秀的教练不仅能把天赋最优秀的人培养成拳王,而且能把天赋最差的人培养成拳王。如果天赋最好的人和天赋最差的人在相同的环境里接受相同的训练,天赋最好的人肯定会远远超过天赋最差的人。但现实情况是,天赋最好的人往往并不练习格斗,或正在接受错误的或愚蠢的训练。如果天赋最差的人接受严格的训练,最后很可能会远远超过他们。真正优秀的格斗训练是一条流水线,差的毛坯经过这个过程会非常优秀,好的毛坯经过这个过程会更加出色,但无论如何,结果都会远远好于没有经过这个过程的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