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推荐一部老片子(心理游戏)

绿姐 | 5D荣誉斑竹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7
金币:10.0
发贴:3299
注册:2000/10/16 22:18:01
#12002/3/25 20:30:35
挺好看

只要你看上20分钟 肯定放不下来 片长2小时08分


[b][#000066]◆帅的惊动国务院!◆[/#][/b]

dvj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67
注册:2001/5/26 15:56:55
#22002/3/26 8:34:51
What ? Why? Where ?



I''MAD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8
金币:11.0
发贴:9502
注册:2001/9/16 20:00:53
#32002/3/26 8:54:50
绿姐出手,果然不同凡想。



绿姐 | 5D荣誉斑竹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7
金币:10.0
发贴:3299
注册:2000/10/16 22:18:01
#42002/3/26 9:12:53
看来还是有人不了解 那就简单介绍一下

评美国影片《心理游戏》
  小时候因为失手而把弟弟推到了河里致死,童年时看到母亲与她的情人偷欢而下手将那男人杀了,未成年时曾被继父或亲生的父亲强奸,幼时听到小动物残杀而自己无能为力的记忆……种种难以忘怀的往事以及因某种不正常的经历而使自己在漫长的人生中被困绕或形成某种怪僻的故事,总之,以早年间形成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为引发点,展开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并贯穿离奇古怪的悬念,从而表达编导对人生艰难、困惑及求索的理解,已成为近些年来西方影视界十分看好的创作题材。这类影片也往往走俏国内外,收到良好的票房价值。例如《沉默的羔羊》《禁恋》《枭情》《苦月亮》《最后的分析》《冷酷祭奠》等等。  1997年9月在美国上演,获4800万美元票房,由大牌明星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心理游戏》就又是这样一部影片。所不同的是,这部影片以出人意料的结尾给观众留下了亲情可贵的印象。
  富贾巨子尼古拉无法抹掉小时候目睹父亲跳楼的景象,这使他常常心情郁闷,脾气古怪冷漠,拒绝任何人的关心。妻子和弟弟离开了他,职员们都对他敬而远之,陪着小心。48岁生日这天,弟弟康拉德送给他一张“消费者康乐卡”,使他无意中参加了一个游戏。于是,他经历了被戏弄、被欺骗、被追杀甚至被抛弃到墨西哥荒凉墓地的体验。直到他气极败坏,以男人的血性与那些整治他的人面对面的抗争时,却误杀了弟弟。于是他学着父亲的样子跳下了楼。而这正是康拉德设计这一游戏的最精彩情节,他就是要哥哥以亲身经历来治愈心理创伤,将情感从死去的父亲身上转移到面前所有的亲朋好友身上。这期间的种种折磨使尼古拉悟出了人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帮助,需要与人沟通,需要面对现实而不是沉缅于过去岁月的道理。当游戏结束时,尼古拉得到了所有人的生日祝贺,他也找到了新的女友。
  逼真的恐怖气氛、假戏真做的表演、有惊无险的场面以及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尾,使这部影片有别于以往的类型片。它不把悬念的设置和紧张的节奏作为观赏的目的,而是让这一切为体现弟弟对哥哥的亲情所服务。让观众从中理解康拉德为治愈尼古拉的心病所付出的努力--他几乎调动了所有的亲朋好友,雇用了一批演员,还专为哥哥成立了这个所谓“消费者康乐中心”,做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游戏安排,使哥哥既受到教育又没有安全风险。而这种努力又正符合他的性格和人生哲学,使观众接受起来并不勉强,在欣赏影片时获得了更多的人生启迪--而且是新角度、更具现代意识的思索。
   艺术家可能希望生活中多一些心理不正常的人,这样有利于他们寻找创作的契机;而我们则希望人人都能身心健康。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当大多数人都摆脱了温饱之苦后,就更应提介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尤其要具有在心理上自我调节的能力。指望象《心理游戏》这样的方法治愈心理疾病,是不现实的。

导演:黑暗中起舞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
  这位“空中铁匠”乐队和麦当娜的前任MTV导演在经历了科幻恐怖片经典《异形3》的煎熬和洗礼之后,好像受到了某种魔鬼力量的启示,找到了他导演生涯美丽的黑色路线。大卫·芬奇拍摄的《七宗罪》令以圣经中七宗死罪为主线进行的连环杀人案例成为了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行为艺术作品”。片中的警探搭档摩根·弗里曼和布拉德·彼特造就了各自的完美演出,而凯文·斯帕西看上去天生就是个“变态”杀手。
  作为一个视觉的大师,大卫·芬奇对影像和人物的互动把握,对影片结构布局和节奏张弛的熟练糅合,令影片奇巧精致,而又极具爆发力,并使演员得到最强的演技发挥,比如《心理游戏》里的迈克尔·道格拉斯,还有《角斗俱乐部》里的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彼特。大卫·芬奇的作品是属于那种有声势、又热闹、还能牵动你的脑子让你思考的电影。在他那部被誉为最具颠覆性的作品《角斗俱乐部》中,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严肃地探讨了有意义的暴力与无意义的暴力的差别,并揭示了人心中的压抑情绪和暴力发泄之间的对应关系。手法创新而大胆,在主题挖掘方面确实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大卫·芬奇影片的主题和技法,现在已经成为新世代 影迷竞相膜拜的经典。

演员: 迈克尔-道格拉斯
 出生日期:1944年9月25日
 出生地点:美国新泽西州新布郎斯威克城
 身  高:5英尺9英寸(1.75米)
 196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获奖情况:1976年因担任《飞跃疯人院》制片
      人获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
      1988年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8年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男主角奖

  1944年9月25日出生的麦克-道格拉斯,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库克-道格拉斯。父亲在好莱坞的赫赫威名对年轻的麦克来说不啻是一个很沉重的包袱。不过,虽然生长在父亲巨大的身影下,但麦克还是很努力地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甚至不惜拒演类似父亲形象的勇者角色,以塑造自己的银幕形象。
  从1969年推出第一部电影后,麦克在好莱坞的霸主地位可以说是纵横影坛数十年而不倒。1975年影片《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更是让他出尽风头。这部描写精神病院的影片不仅为他的制片事业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也获得了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及剧本等五项大奖,并有1.8亿多美元的票房纪录。

  在80年代,麦克主演了一系列使他的表演风格成型的影片,如《绿宝石》、《尼罗河宝石》、《华尔街》、《致命的诱惑》以及《玫瑰战争》等。其中,影片《致命的诱惑》里的角色是他最钟情的,这样的角色特征几乎已成为麦克的基本角色性格模式。对此,他表示:“我对有缺点的人们非常有兴趣,他们的黑暗面、堕落的人性都是我想去扮演的原因,我对人类原始的真实丑陋面特别关心。”在他的最新影片《完美的谋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这种表演特点。老当益壮的煽动性

  九十年代,麦克仍继续惊世骇俗,推出的电影如《本能》、《桃色机密》等,无一不是当时的热门话题。他参与的电影有
2000年 《奇迹小子》(Wonder Boys)
1998年 《完美的谋杀》(Perfect Murder)
1997年 《心理游戏》(The Game)
1995年 《美国总统》(American President)
1992年 《本能》(Basic Instinct)
1989年 《黑雨》(Black Rain)
1989年 《玫瑰战争》(War of the Roses)
1987年 《华尔街》(Wall Street)
1987年 《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



[b][#000066]◆帅的惊动国务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