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球衣终于换成了
中国青年报 (2002-06-09)
青年体育报记者董路(发自西归浦)中巴之战,中国队为攻进一粒进球一直努力到全场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最后,进球的梦想没有能够实现,而追着瑞典主裁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之后的一分钟之内,中国国脚们的又一个梦想好像也随之破碎了———那就是想和巴西国脚们交换一件球衣。
比赛之前,国脚中有不少人已经暗下决心,要在比赛后与巴西队球员换球衣。因为在此之前,世界杯上绝大多数的比赛结束之后,双方球员都有交换球衣的“节目”;中国队首场比赛0:2输给哥斯达黎加之后,几乎全部的国脚都和哥队队员当场交换了球衣。
但是当本场比赛结束的时候,场上巴西球员中的里瓦尔多、德尼尔森等只是向看台上的巴西球迷挥了挥手,便径直走下场地,向休息室走去。
中国队场上第一位主动想和对方换球衣的是下半场替换上场的3号杨璞,他在和巴西队6号罗伯特·卡洛斯握手的时候,用手先后指着自己和对方的球衣,示意交换,但卡洛斯则用手指了一下休息室的方向,示意可以到休息室再交换。一般来讲,这种回应应当是对方一种礼貌而委婉的“拒绝”。杨璞见状只能走开。
在卡洛斯向看台边鼓掌,边向场外走的过程中,另一位国脚走上前去———那是徐云龙。徐云龙并没有看到此前十几秒钟杨璞与卡洛斯“勾兑”的情景,所以当他突然发现卡洛斯走到自己身边时,便想到了与对方交换球衣。
卡洛斯对徐云龙的回应与杨璞几乎一模一样。这使得徐云龙也“无奈”地走开了。此时,场地上绝大多数中国国脚仍在缓慢地退场,而巴西队员已经大半部分消失了。
巴西队卡福一直在向看台鼓掌,卡洛斯最后也走过去,“两卡”成为巴西队最后还在场地上的球员。他们在与三名裁判握手之后,便沿着中线向休息室走来。
这时,中国队滞留在场上的国脚中,一位最执著的人物出现了———吴承瑛,他走到卡福面前,示意交换球衣,但卡福仍然面带微笑地做出了卡洛斯对待杨璞、徐云龙时的同样的动作———手指着休息室方向。
吴承瑛不想放弃这样的机会,也许这样的机会在他的足球生涯中只是有一次,于是,吴承瑛拉到了卡福的手……,但卡福笑着挣脱了……
巴西队黄色的球衣都消失了,场上中国国脚们的身影也随着消失了。这种场面的出现只能给人一种感觉———国脚们的愿望恐怕是实现不了了。
然而,人们当时的感觉都错了,实际上,这也是巴西对这些真正的职业球员最具“职业意识”的一种体现———他们不愿在仅仅十几度的气温下脱去自己的比赛服,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就是———着凉、感冒,从而使自己错过后面更加重要的比赛。
回到休息室后,逐渐琢磨过味儿的国脚们开始向巴西队的休息室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而这次,每一名国脚最终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换到了一件巴西队的比赛队服。对于中国队的队员们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