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3/4/13 13:17:00
七十年代生人赶上的末班车
是最后一拨对这句话耳熟能祥的人--------"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国产优质动画片<九色鹿><没头脑与不高兴><大闹天宫>的人.
最后一拨男女明明有好感却非要在课座上刻上"三八:线的人.
最后一拨学校开会冷场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人.
最后一拨小时侯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不肯回家的人.
最后一拨"六.一"还要穿白衬衣,蓝长窟,白球鞋的人.
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最后一拨小学劳动课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的人.
最后一拨用过粮票,布票,油票,拿报纸做风筝的人.
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看过5遍以上<少林寺>的人.
最后一拨记得花仙子,蓝精灵<大西洋底来的人><铁臂阿童木>的人.
最后一拨玩过推铁圈,吃过小豆冰棍,看过5分钱电影的人.
最后一拨学过女排"拼搏精神',在笔记本上写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喜欢<酒干倘卖无>的人.
最后一拨读过金庸,古龙,三毛,席慕容,北岛,汪国真,王朔,钱钟书,张爱铃的人.
七十年代生人的尴尬
一:最爱把大学生称为"天之轿子"好不容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没尝出"骄子"的滋味却发现硕士,博士,MBA早已铺天盖地,小小一本科算得了什么??
二:1997年,全国取消福利分房,那个时候七十年代的人刚刚工作.
三:被计划经济教育成一个摸子出来的人,走出校们发现现在哪都讲究个性和创意.
四: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呀?二十年前"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二十年后,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辈都没把七十年代生人放在眼里.
五:七十年代生人在六十年代人眼里是叛逆的一代,而八十年代眼里"你们统统落伍了"
六: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年代.
七十年代生人的可爱
一,从没认为挨打是家庭暴力:一个1975年生的哥们说"没挨过打的童年是残缺的"这话立刻引起我们无限的回忆.对他们来说,挨打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家庭暴力无关.那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屁股挨几鞋底,全家人依然其乐融融.所以七十年代生人吃的了苦,享的了福,能屈能伸很有韧性.
二:早恋只是默默地发生在心里:那时侯早恋很单纯,一个眼神,一首歌,一张纸条足以心领神会,当时最惊世骇俗的就是公然手拉手.而且家长老师围追堵截式的批评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情窦初开.八十年代生人的早恋与性有关,七十年代生人的早恋是感动,是感觉.
三,卖劲的写信,痴心的等信.:七十年代生人懂得哪种叠信纸的方法代表思念,心心相印或暗恋你.因为他们的大一基本上都是在写信中度过的,写信等信是一种复杂的感情,也是充满想象力的行为,决不是鼠标键盘能代替的.
四,中心思想总围绕传统美德:那时侯谁都写拾金不昧的作文,见到什么小图钉,小螺丝都交给老师,还有助人为乐的题材,老是盯着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好冲过去拉一把,却不知这种冒失行为让人家更提心掉胆.那时侯孩子真是孩子,不象现在的孩子激素吃多了,发育提前,连心理都少年老成,看看那些娱乐节目的孩子,哪个不是??
不好意思,错别字比较多,希望大家见谅.
编辑历史:[这消息被遗址编辑过(编辑时间2003-04-13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