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设计理论丛书】书籍装帧天天讲(东北人整理)

大马设计

职务:版主
等级:7
金币:43.3
发贴:5664
注册:2004/3/19 22:36:53
#162004/6/23 13:34:11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的演变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与竹简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它是将文字书写于丝织品上,其装帧形制是缝边后成卷存放,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

  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它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将儒家七经刻于46块石碑上,总字数20多万字。它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阅读、传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其形制是双面刻字,文字竖向阅读,行列整齐,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开刻的房山云居寺佛教石经,虽年代晚于《熹平石经》,但其影响更大,价值亦高。

  纸张发明后,出现了一种拓印形式。它可以将各种石刻文字复制在纸上,经裱装成卷后便于保存和阅读。后来这种方法又用于青铜铭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从南北朝到隋代的宫廷藏书中,各种拓印件是一个重要的类别。

  纸发明于公元前二世纪;从公元二世纪起,纸才较多地用于书写;公元二世纪,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制有多种变化,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宋代张邦基称这种装帧为“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清代叶德辉称其为“鳞次相积”;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后来发现了唐代《唐韵》写本,是将所写书页逐张依次错开贴于卷轴底纸上,阅读时打开逐页翻阅,读毕仍卷为一轴,其外观与卷轴相同,从而证明前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将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装帧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几种。印刷术发明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 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辽金时代的书籍装帧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书籍的出版进入了新的时期。由于生产手段的改变,使书籍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使更多人能有读书机会;书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和发展。出版者对书籍的装帧形制则越来越重视,从开本的选用、版芯的大小、字体和行格、装帧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体现了完整的古代书籍装帧艺术。

  印刷术发明于隋未唐初,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于公元704年前后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刻印于公元868年,都为卷轴装。由此可知,卷轴装为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种装帧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书籍是《唐韵》,其装帧形式可能是旋风装,约印于唐晚期。

  从唐到五代,印刷还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汴京、吴越等地有印刷记载。到宋代,出版印刷业才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印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印书的地域也更为广阔。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出版印刷业。

  过去对辽代北京印刷的书籍,多数只见于记载,实物留传的很少。例如:辽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燕京僧行均编的《龙龛手镜》,乾统年间(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医书《时后方》、《百一方》,以及辽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经总集《契丹藏》。1974年在山西应县木塔四层佛像胸中,发现了一批辽代印刷品,大部分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辽统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的《土生经疏科文》一卷,最晚的为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1年)刻印的《菩萨戒坛所牍》一书。其他书籍有《契丹藏》及辽代刻印经卷47件,辽刻书籍8件,雕印着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为公元990~1121年之间。从这些印刷品的题记中,我们还知道了一批辽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单位,其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杨家”、“燕京檀州街显忠坊南颊住冯家”、“大吴天寺福慧楼下成家”、   “燕京悯忠寺”、“燕京圣寿寺”等。由此可以看出,辽代北京的印刷业已十分兴盛。

  北宋最早刻印的书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的《尚书》和《经典释文》,《开宝藏》则刻印于开宝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而北京最早刻印的书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见北京出版印刷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从这些辽代北京的印刷品来看,多数为卷轴装,也有蝴蝶装和经折装。有的书籍还经过染潢防虫处理。其中《契丹藏》是最具代表性的辽代北京印刷品,纸墨、刻工、装帧都十分考究。每卷卷首都有图画,代表了我国古代书籍重视插图的优良传统。从辽代现存书籍的刻印、装帧水平来看,北京的书籍出版印刷的历史,似应再向前推移。

  在应县木塔中,还发现几件雕版印刷着彩佛像,它是采用雕版方法印刷线条轮廓后,再用手工涂染成彩色。这是距今发现最早的印刷涂彩张贴挂图。

  公元ll27年,金灭辽,定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这里成为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政府设立秘书监和国子监,专门从事书籍的收集、出版、印刷。金军占领汴京后,又将那里的大批书籍、印版运到北京,汴京的一批刻版、印刷、装订工匠也来到北京,使北京的刻印装力量又进一步扩大,由于金政府的重视,北京出书的品种大大超过辽代。据统计,金代北京出版刻印的书籍有经史子集。医学、道藏和佛藏,总计超过200种。

  金代北京的书籍装帧形制,大约与南宋相同,北京的印刷品中卷轴装已很少使用,佛藏和道藏多用经折装,一般书籍多用蝴蝶装。

  蝴蝶装是印刷术发明后新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有人推断,五代冯道组织刻印儒家经典,使用的就是蝴蝶装,但无实物留传,还难以确定。北宋初年,所印经、史著作,都用蝴蝶装,并很快在全国通行。从辽代开始,北京也使用蝴蝶装,其进程大体和中原一带相当。

  蝴蝶装的应用,是书籍装帧形制的一大改革。是书籍从卷轴、经折向册页的转变,从而确定了一直延用至今的书籍基本装帧形制。





元代的书籍装帧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此后近百年间,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元朝在出版,印刷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例如,印书的品种超过前代;木活字的首创和应用,朱墨双色套印书籍以及包背装的推行和广泛应用等。

  元政府十分重视书籍的收藏、出版和印刷,编修所、秘书监、经籍所主要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和收藏,兴文署、艺文监、广成局、国子监等机构,也从事书籍的出版印刷。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历书编印机构、每年出版印刷大历、小历、回回历三种,印量达300多万册。由于政府的提倡,京城民间的印刷业也十分繁荣,他们编印的多为戏曲、话本、诗词等书。

  元代北京出版书籍的装帧形式,以蝴蝶装、经折装为主,蝴蝶装多用于一般书籍,如政府编印的经史类书籍。经折装则多用于佛经。在字体方面则多选用赵体,民间出现的话本中,使用了较多的简化字。

  元代的蝴蝶装书籍中,出现了一种开本较大、版芯较小的书籍装帧形式,这是前代所少见的。如元大德年间刻印的《梦溪笔谈》一书,开本为高416毫米,宽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宽200毫米,版面的四边留有很大的空白。两空白面之间垫一张白纸,并与两白面粘连在一起,克服厂一般蝴蝶装在阅读时需翻过一空白页的缺点。封皮用硬纸裱以织物。这种装帧形式在古代是很少有的。

  元代中期开始,书籍多用包背装。色背装的工艺特点是:本页齐中缝文字向外折叠,配页后,撞齐,订口在书页空白边,用纸捻穿订扎平,订口外裁切,书背刷糨糊,贴上封皮后,裁切上下书口。一般书籍多用厚纸作封皮,宫廷用书,则用纸裱以黄绫。元代北京印刷的《秘书监志》一书中,记有表背匠焦庆安的打面糊物料配方: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篓、皂角、茅香各一钱,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这个配方中,包括了粘合剂、防腐剂和芳香剂三大部分,可见当时书籍装帧的用料是很科学的,它可以使书籍长久保存。

  包背装较蝴蝶装有很多优点,一是阅读方便,二是书籍更为坚固耐用。也是书籍装帧形式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更接近于今天书籍的装帧形式。





明代的书籍装帧

  明代是我国古代出版印刷业最为辉煌的时代,而只有到了明代,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出版印刷的中心。

  明代的中央很多机构,都从事出版印书活动,而印书的内容按其职能各有侧重,北京国子监主要印刷教育用书(如经史类书),钦天监以印历书为主,礼部主管地方政府的印刷,此外如都察院、太医院、史局、兵部、工部、顺天府等机构,也都从事过印书活动。有的部门还设有印刷所。

  明代在北京设立的司礼监经厂,是一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刷厂,其总人数为120O人。其中从事书籍装帧的工匠就有700多人。

  明代北京的民间印刷业也很繁荣,分布在京城的印刷作坊有十几家。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是历代集大成者。书籍的开本大小、开本比例形式多种多样,历代的书籍装帧形式,都有使用,而工艺则更为考究。

  明代北京所印书籍的装帧形制,以经厂本最有代表性。它所印的经史类书籍,版面行格疏朗,字体楷书端正,大黑口、双鱼尾、注释用双行小字,多采用包背装。藏书家多称“监书天下第一”。经厂印刷的《大统历》,有两种装帧形式,一种是包背装,一种是经折装,印刷有墨印和蓝印两种。凡经厂所印的各种书籍,封皮用料有几种不同的档次,以黄绫裱纸包皮者,多供宫廷使用;以素色绫绢裱皮者,多供官员使用;以厚纸包皮者,可供一般官员使用或向民间出售。经厂印装的《大藏经》(北藏),为经折装,长度约一尺,封皮用硬纸裱以黄绫及各色彩绫,其装潢十分考究。明代北京的巨帖写本书《永乐大典》,共11095册,书高一尺七寸,宽一尺,为历代开本最大的书,也近似于黄金比例。该书为包背装,封皮裱以黄绫,是历代书籍装帧中最为壮观者。

  线装是明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书籍装帧形制,也是我国古代最完美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线装书的加工流程为:折页、配页、撞齐、订纸捻、配封皮、三面裁切、打眼、穿线、包书角等。明代线装书的封皮,多数为纸面,选用较厚的纸,或几层纸滚贴而成。较为考究的书皮,则在厚纸上滚以布、绫、锦、绢等织物,包角是在书的订口上下两角裁切边处贴以细绢,以使其美观坚固。有的书还有书根,即在书的下切口靠订口处写上书名及卷次,以便于阅读时查找。线装的订眼是为了穿线,随书的开本大小和设计要求,有四眼、六眼、八眼不等。订线多用白丝线穿双道,书要压实,线要拉紧。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订线用清水白绢线双眼订结,要订得牢揪得深,方能不脱而紧,如此订书乃为善也。”

  线装书的封皮文字称书笺,只有书名和卷次,印或写在长条纸上,贴于封面的左上角。扉页所载内容较详细,有书名、出版印刷者名、出版年代等。更详细的出版情况,多印于书后。有些政府出版的书籍,还在书的第一页或封面盖有印章。最有代表性的是经厂印刷的《大统历》,不但盖有政府公章,并有政府文告,申明不得私自翻印。

  明代北京的书籍装帧还包括函套,以便将一部书的各册包装为一个整体。函套多用厚纸板外裱以蓝布(也有用绫锦者),随书的大小、厚度而制。函套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四面包裹,露出书的上下口,称半包式;另一种是将书的六面全部包裹,称全包式。除厚纸布面函套外,还有夹板和木匣两种外包装,夹板式是用两片与书同大小的木板,夹于书的上下,再用布带捆牢。木匣则是按一部书的大小,制成木匣,将书装入。

  明代北京的版本中,还有一种书页内衬纸的装帧形式,这多用于较薄的纸张,有一种罗纹纸,薄如蝉翼,透印严重,衬纸后不但克服了透印现象,也增加了书页的强度。

  由于刻版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书籍的装帧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包括版面艺术、字体艺术,插图艺术和文字的多色印刷。

  明以前的印书字体,多选用颜、欧、赵等名家书体。明初开始,书籍用字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匠体字,这就是现在书籍常用的宋体字。宋体字萌芽于宋,由还不成熟而未能推广。成化年间,国子监、经厂的版本中,开始使用宋体字,从而很快在全国推广,字体的风格也有粗体、中粗体和细体几种。这种印刷专用字体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古代书籍版面艺术的新发展。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艺术,有着优良的传统。唐代的佛经印刷中,就配有卷首图,宋代有插图的书籍就更多了。到了明代,书籍的插图艺术达到很高水平,在民间刻印的戏曲、话本中,使用较多的雕刻精美的插图;官方出版的科技书、医学书、方志书中,也使用了较多的插图,特别是宫廷使用的启蒙读物中,出现了短版彩色印刷的插图。

  出于书籍产量的大增,使社会的中下层人士也有读书机会,从书籍的装帧形式来看,也分成不同的档次。就是经厂本,也分为不同的装帧档次,既有供上层使用的豪华本,也有供中下层人士使用的普通本。民间作坊的印本,主要供社会一般人士需要,从刻印到装帧,也力求简朴实用,成本较低,在开本上,既有较大的开本,也有中小开本。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这代表了明代人对书籍装帧的一般要求。





清代的书籍装帧

  公元1644年,清政府在北京建都,这里仍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清政府十分重视书籍的出版印刷,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籍出版印刷的机构--武英殿。

  康熙年间,集中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并制造铜活字25万个,印刷了这一大部头丛书。乾隆年间,武英殿在金简主持下,又刻制枣木活字大小各一副,共计253500个,乾隆皇帝亲自将活字版定名为“聚珍版”。除用这套木活字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外,还印了其他一些书籍。清政府除用活宇版印书外,也用雕版印刷了较多的书籍,以《耕织图》、《南巡图》等质量最高。

  清代北京印刷的一大特点,是民间印刷作坊的兴盛,据统计最多时有120多家,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厂两处。在这些作坊中,也有专门从事书籍装订和字画裱装者。

  清代最通用的书籍装帧形式是线装,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等,都有使用。卷轴装在清代多用于字画的装裱,其装裱工艺十分精致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纸,画芯四边裱以素色彩绫,轴外裱以锦缎,轴头用料则分为不同的档次。经折装除用于佛经及字帖外,也用于一般书籍,宫廷印刷的《耕织图》,《南巡图》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装帧采用经折装,所不同的是开本约一尺见方,封皮用厚纸板裱以黄绫。康熙、雍正年间刻印的《龙藏》,共720册,全为经折装,书皮裱以黄绫,10册一函,规模巨大。蝴蝶装在宫廷印刷的书籍中也有使用,我曾看到过一本清代中期的蝴蝶装书,用上等宣纸印刷,版边留有较大空白,封皮用硬纸板裱以黄绫,并有前后环衬页,一边裱于封皮内侧,装帧平整,裁切跟齐,属于宫廷书籍装帧之上品。包背装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一套共36315册,为著名的写本,共抄写七部,共计254205册,全为包背装。全书封皮用厚纸外裱绫衣,四库分别用不同颜色,其经库用绿绫,史库用红绫,子库用蓝绫,集库用灰绫,最后分别用木函装书。线装为清代书籍装帧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书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线装书则力求“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纸面和市面两种,封面多贴书签,书本部较薄,一部书装于函套。清代线装书的前面多留有一、二张白页,其后才是扉页,内容有书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点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书根字,写有书名、卷次等。

  从开本大小来看,清代则是多种多样,政府出版物的开本都较大,民间出版物多为中小开本,有一种称为夹带本的,是历代最小的开本,约相当于今天的128开,字很小,但印刷装订都很精致。

  清代出现了一种连续性出版物,一种是《晋绅录》,一种是《京报》,《晋绅录》按季出版,内容为中央、地方官员的名录,以红纸为封皮,称为红皮书。《京报》相当于今天的报纸,但也装订成册,每期二三页或六七页不等,封皮有白纸,黄纸不等,封面盖有红色“京版”二字,有刻版和木活字两种,由于有时限性,印装都十分粗糙。但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在出版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18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的印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近代出版印刷业开始兴起。随着新型印刷技术的应用,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今天所使用的册页装及矩形开本等基本形式,则起源于我国的宋代,约公元14世纪,逐渐传向西方。虽然在材料、工艺方法等方面有阶改进,但其基本形式,仍为中国古代所首创。


大马设计官方网站www.damabrand.cn

大马设计

职务:版主
等级:7
金币:43.3
发贴:5664
注册:2004/3/19 22:36:53
#172004/6/23 13:38:24
封面创意

清人方熏在《山静居论画》中说:“作画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创意可以说是封面设计中的灵魂,没有贴切独到的创意,封面上再好的平面分割,再好的色次配置与材料表现,都会让读者读来犹如嚼蜡,淡而无味,失去了封面的视觉传达书籍内容的重要作用。有的封面设计,从形式上、工艺印刷上都看不出什么毛病,可就是不能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缺乏明显的情感倾向渲染。作为文化产品的书籍这点至关重要,它是封面设计的生命。一般产品设计,注重产品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而封面设计注重的则是封面与读者的内心交融关系。
叶辛说过:“画家的笔只有一个顷刻”。这点对于封面创意尤为现实,要把书籍的几十万文字形象地组织在方寸之地的封面上,并转换成视觉形象,抓不到基本的立意切入点,完全是望尘莫及。诗是对是生活情感的写照,它反映了纷繁复杂的感情活动韵味,然而最终落在纸上只有几个字,这是在做减法,减法的法则是“含蓄”、“表现”、“广泛”;封面设计高明的做法是避“实”就“虚”,“实”为文字内容告诉我们的细微情节,“虚”为文字内容赋予我们的一种情感与想象。

封面设计的色彩表现

色彩极富情感表现力,它不是靠明确轮廓勾画,而是烘托一种宽泛情绪和氛围。色彩会激发人的某种冲动性,战争中飘扬的红旗,唤起战士的斗志,这不能不说是色彩的魅力。
(1) 封面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导入封面设计之中,它必须在读者共同理解的层面施展其表现力,这是封面色彩运用的出发点和终点,它不同于纯绘画中的色彩表现,纯粹反映画家本身生命个性对色彩的理解与表达。如果画家小时候被烧红的煤球烫过,或者在战争年代目睹死去的父母倒在血泊中,那在他心中的红色则是痛苦的,恐惧的,这是个性对色彩的理解。而作为封面色彩表现,并非站在纯粹设计者自身个性上,而是站在书籍内容与读者之间。读者有普遍的心理,掌握了普通读者对色彩共同理解的象征意义,才有利于通过设计封面色彩去准确地把书籍内容传达给读者。
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热血、太阳、燃烧的火焰,它积极、冲动、富有生命活力与视觉冲击力,象征着热情、诚恳、喜庆、吉祥、富贵、革命、斗争等,属前进色;
黄色,让人想到金秋时节和果实,象征着成熟、富贵富丽、金钱、成就,它也是前进色,但冲劲远不如红色有力,就像烧过头的火焰;
蓝色,让人联想到天空与海洋,象征着空旷的未来与宁静的思考,还有纯净、深沉、严寒、朴实与浪漫,它是后退色;
绿色与青色,让人想到生机勃勃的自然,象征着生命与生存环境、和平、安宁、成长等,它们也是后退色;
黑色,它直接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来临,象征着恐惧与死亡、神秘莫测、严肃、庄重、非正义行为,以及充分让人再想象的艺术魅力,它是中性色;
白色,让人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象征着清白、坦诚、高雅、冷漠与哭丧。
当然,色彩象征在封面设计中绝非单一的个体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相互配置所传达的复杂情感变化。色彩运用的合理表现性也是建立在相互配置关系之上的,在确立书籍的立体表现色彩前提下,往往不能用单一的色彩去完成封面设计中的色彩配置工作,这就需要色彩之间达成有机的关系。书名的色彩、封面底色色彩、图形色彩基调,以及各种不同文字内容的色彩,都要考虑主次、强弱、对比、协调所产生的总的色彩表现氛围与书籍内容主体色彩的关系,达到“随类赋彩”、“相得益彰”的境界。
(2) 封面色彩表现的客观标准
我们讲的色彩象征是站在本民族和所处这个时代的立场上,作为封面设计对色彩的象征性理解,同时,还必须站在书籍所赋予的民族性、时代性、艺术风格性的角度去施展封面色彩表现,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对色彩的象征意义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西方人心目中,蓝色、白色和黑色象征着高贵,在战后的德国,人们饱受纳粹的摧残,对红色、黑色和灰色则更多地联想到恐惧与屠杀。所以我们在封面的配色中,不但要从普遍的读者心理出发,还必须强调书籍内容赋予的客观标准,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表现书籍的内涵,又能让广大读者理解其封面色彩配置的意图所在。

封面设计的广告性

读者通过封面开始认识书籍,提高潜在的阅读兴趣,激发购买的欲望,不难看出封面在书籍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封面设计形仍然是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一部分,它必须为宣传书籍内容服务。把书籍送到需要它的读者手里,需要设计出的封面形式具有相应广告进攻力,同时又与书籍内容相贴切,这是衡量封面质量的重要准则,是读者和出版社都愿意接受的。我们反对把封面形式独立起来的做法,认为它是张包裹在书籍上的宣传招贴画,这样对读者会是一种损害,因为他们只是由于封面好看才把书籍买回家,而没有买到自己需要的书。我们也反对封面完全属于内部版面的做法,因为在书架上相邻书籍的光彩会埋没自身的价值,这是出版社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事实上出版社最关心封面的质量,往往把封面单独拿给自由职业的设计家来完成,这样的做法难以保证书籍装帧整体质量。
大凡封面设计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粹文字编排,它靠字体、字号、经营位置和色彩、纸张工艺来完成。在这里不管那一类都讲在瞬间的视觉冲击力,力求不被书架上的其它书籍的光彩所压倒。
7、封面设计导入材料、工艺的表现
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只是简装书的待遇,对于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书则可采用精装,也就是说在护封下的封面更用结实耐磨的材料包贴在硬底板上。在护封下的硬封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有许多出版社把注意力放在五颜六色的护封上去了,因为它肩负着特别的广告任务。事实上,护封的纸张是脆弱的,读者一不小心就会撕破它。伴随书籍终生的则是硬封,在国外更多的图书馆直接把刚买来的书籍护封撕掉,目的是取消具有促销广告的护封对图书馆宁静气氛的干扰,让更贴切书籍内容的硬封与读者长期打交道。


大马设计官方网站www.damabrand.cn

大马设计

职务:版主
等级:7
金币:43.3
发贴:5664
注册:2004/3/19 22:36:53
#182004/6/23 20:24:48
页码和书眉

  表示页数的数字叫做页码,表示书名或章节的文字叫做书眉。利用书心外的空间,用小字在天头、地脚或书口处设计.给读者在翻页时,带来方便,同时好的设计给画面带来美观。 书眉的设计也很丰富,特别在综合性的杂志、书籍和词典等工具书中应用广泛。有的正面写书名.反面写章节名,有的运用几何形的点、线、面配合文字设计,但需要与版面设计协调。文艺书为了版面活泼常运用书眉。页码的设计也不只是以普通的数字安排在下角,而以简练的图案陪衬文字,出现在恰 当的边缘部位。整本书的书眉和页码要前后位置统一。


大马设计官方网站www.damabrand.cn

小文子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6.0
发贴:187
注册:2004/2/18 11:49:07
#192004/6/24 15:41:15
辛苦呢,谢谢!!收呢



生活在聯合國的年代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3.0
发贴:133
注册:2004/5/24 13:46:57
#202004/6/25 19:38:09
顶啦`



qingyaping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52
注册:2004/5/18 14:51:12
#212004/6/28 17:51:19
谢谢!



默默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6
注册:2004/6/28 12:33:56
#222004/6/30 14:28:40
精典之作



柠檬头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70
注册:2006/1/29 17:21:34
#232004/7/1 15:45:31
太棒了,辛苦了,东北人~,很有帮助咧!!我项~~~~~~~



niaoren_5d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211
注册:2003/10/18 15:45:02
#242004/7/3 11:46:34
顶你!
正好用上。



arale215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4
注册:2004/7/4 12:57:36
#252004/7/5 13:48:14
好是好~`可惜~
我是学环艺的~~不过~`还是受~~用的~
哦业~~~顶一下~[color=Yellow][/color]哦业~
谢谢~支持~你
图片如下:



arale215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4
注册:2004/7/4 12:57:36
#262004/7/5 13:56:37
~ ~~~~~创~~~~~~~异~~~~~~
`
~~~~~~`创~~~~~~ ~~~~~~~~~~意~~~~

创~~~~~~~~~~~~~~~易~~~~~~
````创~~~~~~~~~~~~~~~~益~~~~



arale215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4
注册:2004/7/4 12:57:36
#272004/7/5 14:01:32
这里我们讲的创意妙招,是詹姆斯·韦伯·杨给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讲广告创意时的演说稿,同时也是全球广告界的一次经典论述。简单招式却蕴发着令人深思的意趣—
  第二招:创意发想的经验配方

  我认为,创意应该具有类似冒险故事里的神秘特性,就像在南海上骤然出现的魔鬼一般。

  根据从前的水手们所说:在航海图上标示为深蓝色水域的地方,美丽的环礁骤然浮现,四处弥漫着奇幻般的氛围。
  
  我想,创意出现的情况就跟它相同吧!他们带着相同的神奇而且不可破解的气氛,突然浮现在思绪中。

  但科学家们知道,南海环礁是数不清且看不见的珊瑚在海面下的产物。

  我问自己:“创意是不是也像这样?是经过长时间沉潜在意识下的思考所酝酿的结果?”

  “果真这样,这个过程是否可以被辨识出来,以便未来可以遵循利用?也就是说,是不是有一个配方或技术可以解答‘你如何得到创意?’这个问题?”

  我现在向你提出的看法是经过我长期的思考,并且密切观察结交的创意人士所获得的结果。

  这段话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创意发想的过程就与福特在装配线上生产汽车一样;也就是说,创意发想的过程中,心智是遵循着一种可学习、可控制的操作技巧运作,这些技巧经过熟练的操作后,就跟你使用其他任何工具一样。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愿意将这么宝贵的配方公布给大众?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经验教会了我两件事:
  第一,这个配方讲起来是如此简单,但听到的人不见的相信它有效。
  第二,虽然它将起来如此简单,但也是需要肠枯思竭,耗尽智能地来实行;并不是你接受它就能运用它。

  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会因为推广宣传本配方,而被人抢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
以上载之TOPIADE



arale215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14
注册:2004/7/4 12:57:36
#282004/7/5 14:04:48
这里我们讲的创意妙招,是詹姆斯·韦伯·杨给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讲广告创意时的演说稿,同时也是全球广告界的一次经典论述。简单招式却蕴发着令人深思的意趣—
  第一招:掷出点子

  我在芝加哥某广告公司执业的最后一年的某一天,我接到了一个来自美国西部某知名杂志广告经理的电话。

  他显得事件紧急,要求马上见我;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气喘吁吁地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

  他说:“今天,本公司所有在西部的业务人员都参加了一个如何增长销售的会议。”

  “在会议中,我们分析民间成功出版品的销售方法以及他们业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大家都对《美国周刊》的考伯勒先生的成功经验评价很高。”

  “我们研究完他成功的原因后,得到了一个结论:他并不是在销售版面,而是在销售创意。”

  “因此”,他热情地接道:“我们认为这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从现在起,我们将不再销售版面,从明天早上开始,每个人都要开始销售创意。”

  我认为这话听起来很好,但仍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找我讨论。

  接着,他有点懊恼地说:“嗯…不错,我们清楚应该要销售创意,但我们碰到难题。”

  “我们现在不太清楚的是:如何产生创意?”

  “我认为你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

  “你已经创作出许多广告点子,你是如何想到的呢?公司里的人正等着我回去告诉他们呢!”

  现在我才明白,当时若非对他的问题感到受宠若惊,或是因为他是这样正儿八经地问我,我可能会捧腹大笑。

  当时我几乎从未听过这么可笑的而且幼稚的问题,而且我真的是爱莫能助。

  过了一会儿,或许是被“你如何得到点子?”的问题触动到心里边,因此这个问题听起来就没有那么愚不可及。也许这个问题是能解答的,此后我就经常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载之~topideer



大马设计

职务:版主
等级:7
金币:43.3
发贴:5664
注册:2004/3/19 22:36:53
#292004/7/7 11:51:14
胶订

胶订订书是指不用铁丝,不用线,而采用热熔胶粘合书贴成书的装订方法。胶订的工艺流程为进书芯——铣背——拉槽—— 上背胶一上侧胶一包封面。胶订产品质量稳定,差错率低,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轻,是装订工艺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厂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看,如能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效果会很好。

  一、正确选用热熔胶

  胶订的主要材料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分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化到一定程度变为流动而且有一定黏度的液体。它王要由EVA树脂、增黏的聚合松香、萜烯树脂、调节黏度的微晶石蜡,抗氧化的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类物质所组成。市场出售的热熔胶型号很多,性能也不尽相同。热熔胶在使用时应按不同的胶订机速度来分,有低速胶、中速胶、高速胶三种,低速胶订2000本/小时左右,中速胶订2000~4000本/小时左右,高速胶订速度每小时为4000本以上。低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15~20秒,中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5~10秒,高速机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为2~7秒。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为3~5分钟。热熔胶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与胶订的速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应根据热熔胶的型号、性能的不同,合理选用。在选用时还应注意胶订产品因用纸的不同,热熔胶也有铜版纸用胶和一般纸张用胶的不同之分,因此要选择相适应的热熔胶。不同的纸张它的表面光洁度是不同的,对胶的渗透性、浸润性、导热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二、胶订书帖的拼版、拉口、帖码标记

  胶订的书帖在上机印刷之前的拼大版与铁丝平订、骑马订、锁线订和上机印刷的拼大版有些不同,胶订装订书帖的拼大版应在订口处放宽2~3mm,这是供胶订铣背耗用的,因为配好的书芯上胶前订口部位要被铣削平齐,并使书帖最里一页也铣成单页,才能保证胶液的渗透。

  书封为勒口的产品,在胶订之前应将书本的外切口在机刀上拉口,拉口时应将外切口尺寸放宽2~3mm,这样品在铣背胶订成书后才能和成品标准吻合。

  书帖上帖码标记的安放,在装订生产中起到错帖和掉帖的质量控制。胶订订书的帖码标记除在书帖的书背处做好标记外,还应在书帖天头部位做好相应的标记。配好的书帖经铣北极 后,书背上的标记全部被铣掉,如在书帖天头部位也加放了标记,在上三面机刀裁切之前就能使包好封面的书本进一步得到机查。

  三、胶订订书书芯配帖后的整理

  书芯在配帖后进入胶订前的处理是胶订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序。配好的书帖外形平整度、松紧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胶订生产线能否正常运转,而且对成书的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书帖如果未闯齐、捆扎不平、不压实,就转入铣背、拉槽,那么这种质量缺陷的半成品在胶订机中被书夹夹紧后必然是书背不平,铣刀铣不到位,书背拉槽深度也不够好,胶订后就会产生脱页、散页、空背、皱背等诸多质量问题,因此书帖的整理工作十分重要。整理就是将配好的书帖抖松、闯齐,进行捆扎,将一定数量的书帖放在捆扎机上,每捆书帖的两端用硬质木板作为垫板,垫板规格尺寸应与书帖规格尺寸相符合,开动捆扎机,将疏松的书帖本进行压实后,再用绳带捆扎,为使压实后的背脊僵硬整实,在压实捆扎后再用聚乙烯醇胶液在捆扎的书背上薄薄涂刷一遍,待刷上的聚乙烯酸胶液干燥后,将捆扎绳松开,尔后将每本书疏理分开,再转入胶订。

  四、书芯配帖 后的铣背、拉槽

  铁背、拉槽是胶订的关键工序。铣背是将配好的书帖的书芯沿订口部分全部铣切成平齐的单页,书背不能铣成斜面,拉槽是将铣切好的书芯背用专用刀具按一定距离和深度拉成起伏不平的凹槽,以增加热熔胶对书芯的渗透性和接触面积,使书页之间能紧密地粘合。铣背要根据用纸的厚度、书帖折叠的层数定铣切的深度,以52克~60 克纸张为例,一般铣切的深度三折帖书芯为1.5~2mm,四折帖书芯为2~3mm,拉槽深度则一般控制在0.8~1.5mm之间。若纸张厚、纤维性差,则可拉得深一些,反之可拉得浅一些。最深不得超过 1.5mm,最浅不得少于0.8mm,拉槽的形状为∧型,角度约为60°拉槽两个相邻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5mm,也可根据纸张情况适当调整凹槽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64开本书芯可拉4~6槽,32开本书芯可拉6~8槽,16开本书芯可拉8~ 10槽。8开本书芯可拉10~12槽。若铣背和拉槽的深度达不到要求,会影响到胶液的渗透,从而造成脱页、散页的质量缺陷,在检查铣背、拉槽深度是否合适的同时,也要检查进入胶订前的配页、捆扎、压实等工序的半成品加工质量侵犯,同时也要检查上胶的情况。

  五、热熔胶的预热

  热熔胶在使用前应预热。预热时将固体的热熔胶倒入预热胶锅内,用160℃~200℃左右的温度加热,预热1~2小时左右,待达到加热温度并具有自好的流动性后,再将预热好的热熔胶放到具青160℃~180℃机器上的胶槽内,方可正常开机使用。热熔胶的加热温度与胶的流动性,粘结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热熔胶加热时,温度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温度范围应严格控制在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内。一般热熔胶的加热温度和上胶温度要控制在 170℃~180℃范围内。温度过高,流动性虽然很好,对书页的渗透性也强,但粘结强度却会下降;温度过低,粘结强度上升,但胶的流动性下降,会使书页之间不能牢固地粘合,发生脱胶、散页的质量问题。热熔胶温度如果超过200℃,会引起热熔胶的炭化、裂解。热熔胶不宜久放,尽量避免反复熔化凝固使用。

  六、书芯背脊和背脊两侧的上胶

   胶订上胶的部位是书芯背脊和背脊的两侧边,书芯经铣背和拉槽后,热熔胶才能将书页与书页之间,书芯与封面之间粘合在一起成为一本书。胶有背胶和侧胶之区别,它们的流动性、开放时间、固化时间都不相同,背胶温度应控制在 170℃~180℃,背胶上胶厚度一般控制在0.6~2mm之间,胶层要均匀,背胶上得薄会影响粘结强度,背胶上得厚,增加成本。背胶的长度应略短于封面尺寸1~2mm,过长会造成余胶粘积机械传动部件,使之发生故障,过短会造成书背、脚发空,影响质量。书芯与封面之间上侧胶时,侧胶必须选用流动性好、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长、粘结强层高的热熔胶,侧胶温度控制在160℃~180℃左右,上侧胶的宽度一般为4~ 6mm左右,侧胶上得越薄越好,而且要求粘结牢固,才能保证书本质量和裁切的要求。切忌用背胶作侧胶用,否则会使书封封面上起杠线,影响产品的质量。

  七、胶订订书常见故障成因及排除

  1.书本脱胶、散页

  (1)书芯铣背深度不够,书页没有完全铣成单页,引起书不脱胶、散页,应增加锐背深度。(2)拉槽距离不当,拉槽深度不够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调整拉槽刀间的距离及深度;(3)热熔胶温度过低,胶液流动性和渗透性差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将热熔胶升温至170℃~180℃左右。(4)书背热熔胶上胶过薄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控制背胶的厚度,一般控制在0.6~2mm之间。(5)热熔胶型号使用不当引起书本脱胶、散页,应选择导机型、季节相匹配的热熔胶。

  2.书背不方正

  (1)使用不锋利的铣背刀铣背引起书背不方正,应更换锋利的铣背刀;(2)背胶上胶不均匀引起书背不方正,应调整上胶机构,使背胶上肢均匀;(3)托实定型机构不当引起书背不方正,应调整托实定型机构。(4)书帖整理不平整引起书背不方正,应整理好,保证书帖外形质量。

  3.封面不平整、封面扛线明显

  (1)侧胶用量达文,造成封面不平整,封面扛线明显,应控制侧胶涂布量;(2)侧胶上胶湿度过低引起侧胶涂布不均匀引起封面不平整、封面扛线明显,应提高侧胶上胶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80℃左右。

  4、书本裁切尺寸不准确

  书本裁切尺寸不准确,应调整三面切书机刀的尺寸规矩。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地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经验,认真了解材料的性能,掌握好合适的工艺参数,严格工艺上的操作,是能获得满意的胶订产品的。







大马设计官方网站www.damabrand.cn

网际陨石

职务:普通成员
等级:1
金币:0.0
发贴:69
注册:2004/7/8 13:32:00
#302004/7/13 21:16:23
好东东


不是不好只是还没看完呢


急什么呀

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