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如下:
图片如下:
也许是性格使然,一直以来我就是画不出那些网路上流行的前卫风格交织着躁动与不安的画作。
就像我喜欢的是那些古典画派大师而不喜欢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一样。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很疲惫也很无奈,我反复尝试着不同风格的画法,渴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画风。
直到在某个停电后的闷热夏日午后,无可奈何关闭了电脑的我开始整理以前那些手稿和速写。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认真画过画了,角落里的手稿结满了蛛网和尘灰,轻轻的一吹,便是满屋子的灰尘。
发黄变脆的纸张一页页慢慢翻开,从最初简略凌乱带着稚气的线条到后边工整细腻的场景,凝视着一幅幅画面,就像看到了自己慢慢的成长。
隐隐约约中好像又听到了窗外的蝉鸣,鼻端似乎又飘过那种被阳光晒过的青草芳香。一直混乱的思绪忽然间慢慢清晰起来。古老的吊脚楼,连绵起伏的大山,那些被踩出了脚印的长长石板路。
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要画的是什么了。
把想法变成现实是一次艰难的过程,足足花了数个月的工作间隙。终于把那一刻出现在自己脑海中的图像展现在电脑屏幕上。
由于是第一次创作这样庞大复杂的场景,光是物件的透视和比例设定都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为了表现,特意选取了俯视的视角,这样的角度能够展现出更多的场景。
绘画的顺序是按照自己喜好来的,通常来说,我喜欢从最精彩的部分着手。然后是远景,最接近的山坡与野草,最后刻画的是楼顶的瓦片。
首先刻画的是位于画面中心的木楼群,这也是画面的焦点。与大家想象不大一样的是,这个地方我花的时间是最少的,而且后来基本没有改动过,仔细看线稿的话,你会发现这里的图形是最少的。
仿佛自然有什么在牵引自己一样,基本上都是一次就将感觉画出来了。
就如同画色彩一样,先用简单的轮廓与色块将大概的感觉表现出来,然后慢慢细化,刻画细节,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远景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唯一有点麻烦的是山脊上的梯田,黄绿相间的色块实在是太多也太麻烦了,大约勾画了数百的色块。不过效果还不错。
近处山坡上的枯黄野草刻画得挺满意的,在这里实际只使用了四组图形,通过不断复制变换缩放以及填充不同的色彩来形成这漫山遍野的草丛。
唯一让我困扰的是楼顶瓦片的绘制,在最初的设想里,是一块块用手工画上去的,但尝试了一下,便不得不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要这样画的话再多一倍的时间也无法完成。
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调和工具,我用它完成了数千块瓦片。(平均每个房顶的每个面的瓦片数量是40x30=1200片,而且每个房顶大约都可以看到两个面,那就是2000多块,这下大家清楚我为什么使用了35000多个矢量图形的缘故了吧。)
如此众多的图形耗费了我大量的系统资源,机器每刷新一次都要半分钟以上。严重影响了我继续将其刻画下去的心情,不得不草草将其了结,留下了许多遗憾和错漏,这是本作中最大的失误。
痛定思痛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画这么复杂的东西,一定要分层制作,将瓦片单独放置在一个图层上,这样一来,当我修改其它地方的时候就可以在对象管理器里边将它暂时关闭来节约系统资源。
尽管留下了不少遗憾,不过画面还是达到了我最初设想那样的效果。
一个深秋的午后,暖暖的阳光照射在长满枯黄野草的山坡,偶尔有轻轻的风从山谷里边吹出来,带来了谷地中片片水田里混合了泥土气息和倒伏稻穗的清香。
在忙碌的收割后,山寨沉浸在一片安详的寂静中,没有谁在走动,只是偶尔有些家畜从栏棚里边探出头来。
一条小路从吊脚楼群中蜿蜒出来,弯弯曲曲地通往远方,在它消失的尽头,藏青色延绵不绝的群山隐隐现现。
这便是我记忆中的寨子。
这是一幅对我意义重大的作品,从这幅画开始,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不去追逐那些奇诡的超现实主义矢量画或者是鲜艳夺目的韩式风格,我要画的是自己所熟悉的故土,画那些朴实而细致的画。
谢谢那些支持我坚持完成作品的朋友!